“企业家对生态环境有感情,有期待,我们搭建这个平台,旨在通过政企双向发力,为南通绿色发展之路注入强劲动能。”
“我们生态环境部门将不断优化监管方式,持续丰富企业服务内容,以实际行动助力企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16日,第四期政企好通“两个健康”沙龙如约而至,本期沙龙聚焦“合规护航绿色发展”,吸引了来自10个商会、23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污染治理、自身发展诉求等进行交流。现场,生态环境部门针对企业提出的具体诉求即时解答。记者注意到,参会企业既有来自传统支柱产业、也有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环保服务业,既有本土企业、也有专程从外地赶来南通商会负责人。句句承诺再次释放鲜明信号:为民营经济解难题、疏压力、促发展,护航企业绿色发展,南通全力以赴。
作为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沃土,南通致力于促进民营经济“两个健康”的实践探索。去年8月,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启动民营经济“两个健康”沙龙活动,架起政企沟通桥梁,通过“面对面”“零距离”对话,宣传解读党委政府的政策法规,听取企业家的问题诉求。
“亲”商“暖”企,南通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为绿色发展注入源头活水。2023年11月,南通市生态环境局、南通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南通市生态环境领域推行涉企行政合规全过程指导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试点实施方案》,进一步深化开展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
“通俗地说,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就像给企业看病,不仅仅是生病了去治病,更是要在没生病的时候教企业‘保养’,相当于中医‘治未病’。” 市生态环境局法规标准处处长赵建峰打了个比方。
近年来,南通生态环境局坚持“依法依规监管、有力有效服务”的方针,指导企业开展生态环境合规建设,一系列既有力度又有温度的政策出台。去年,市生态环境局“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 助力环评审批提质增效”获评2023年度南通市级部门优化营商环境十佳案例;“环保总监制度”获省生态环境厅在全省推广,并获评2024年南通市第一届“法惠民安·治在江海”金质示范项目。深入开展规划环评与项目环评联动国家级试点,今年以来,共计95个项目简化报告内容,31个重点项目运用承诺制审批、打捆审批,2个项目运用豁免环评审批,115个项目享受总量豁免。全市累计走访服务“白名单”企业82家,走访过程中解决企业环境管理需求37个;先后对全市85家企业开展“体检”,发现问题75个,提出指导意见73条。
沙龙座谈绝非形式之谈,成效如何,企业最有发言权。
“如皋生态环境局关于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合规指导工作政策解读,既实在又贴心,对我们企业帮助很大。”南通百川新材料有限公司环保总监陈祥能的发言是最佳例证,企业曾委托第三方运维烟气在线监控,因设备老旧频繁出现问题,意识到需要质量过硬的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来管理,南通市、如皋生态环境局出台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合规试点实施方案,公司被纳入南通市生态环境领域涉企行政合规试点单位后,在生态环境部门指导下,如今,环保管理制度完善,未来会更加优化。
一般固体废物处置、企业环评手续等也是大家关注的热点。位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因生产工艺提升,企业需更新设备,现场咨询环评手续和流程。市生态环境局环境影响评价与排放管理处处长周浩立刻给出解决途径:“如果符合条件,企业可以豁免手续,会后立即对接。”南通惠生清洁能源科技集团、江苏振通门业有限公司提出关于中央除尘系统使用、固体废物处理等问题,市生态环境局大气环境处处长郭炜、固体废物与化学品处处长陈昊一一答疑。
既要当下办,也要长久立。当天,市生态环境局还立足建章立制,推动从“解决一个问题”上升到“解决一类问题”。在听到南通市服装协会会长、南通天一服饰有限公司董事长提出的关于服装行业化纤废料处置难题,市生态环境局明确将开展深入调研,探索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打通收集、运输、处置渠道。
环境与发展并重,“颜值”与“产值”双赢。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军郑重承诺,将结合座谈会精神,狠抓政策落地,同时充分吸纳各位企业家的意见建议,不断优化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推进我市环境治理能力和水平持续提升,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